四合院设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概况 > 公司新闻

老北京四合院文化

作者:东方晨光  发布时间:2015-09-22 14:08:08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北京城内的每条胡同里都有鳞次栉比的大小院落,其中作为传统住宅形式,最主要的就是四合院。这种住宅形式,起始于元、明,现存的四合院,以清代的遗物为多。由于建城的时间和规划不同,内城和外城的胡同里的房屋建筑也不一样,虽然在房屋建筑的基本格局上都是四合院形,但内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却大不相同,内城胡同中的房舍,大都是标准四合院。所谓标准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东西厢房四面围合,用卡子墙把房屋联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式院落。中心有个庭院,作为往来、采光、通风的用途。  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链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1970年代初,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址,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后经明、清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四合院大门都在巽位上,即路北的住宅,大门开在东南角,路南的住宅,大门开在西北角。据说按八卦的方位,西北为乾,东南为坤,乾坤都是最吉利的方向,所以大门设在此处。临街的南房一般是五间,一间是门洞,一间是门房。进大门迎面有照壁,折而西是外院,南房三间是客室或者塾房。南房门正对二门,二门为垂花门,门连磨砖对缝墙,进垂花门分左右两路都可以到东西北房。院里有方砖面的引路。北面正房三间,高大宽敞,两边各有耳房一间,所谓“三正两耳”。东西边,各有三间厢房相对称。在正房后面,有的还有后罩房五间。这就是北京的标准四院。不过,北京的房屋院落,不全是这样标准的四合院,有的院落有大有小,房有多有少,院落位置有东有西,因此院落的形式也各不一样,不过大体上都本着四院的基本规格。“内城房式„„院落宽阔,屋宇高宏。门或三间,或一间,巍峨焕。二门以内必有听事。听事后又有三门,始至上房。听事上房之巨者,至为殿宇。房东西必有套房,名日耳房。左右有东西厢,必三间,亦有耳房,名日翼顶。或有二门以内,即回廊相接,直至上房。外城房式虽亦有四合院,庭院很小,二进、三者亦少。”《天咫偶闻》说:“内城房式异于外城,外城式近南方,庭宇湫隘。”又说北京房式全仿府邸为之。那府邸的房式又是怎样的呢?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凡府第各颁其制: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尺有八寸。(院)凡五重„„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墀„„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里油门柱。      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门柱饰黝垩,中梁饰金,旁绘五朵杂花。     公门铁钉,纵横皆七。侯以下递减之至。      从以上规定可知,清代府制,因封爵等级不同,所居府第的规制也有差别,它们主要表现在中轴线上有几重院,主要建筑如门殿寝楼的规模、建筑物上的装饰如梁架彩绘、门钉数目、屋顶用瓦的类别和颜色、屋脊兽吻的数目等。这些府第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其最基本的规格,还是以四合院为基础,这些大小不同的四合院,多分布在北京内城的东西两城,在外城则很少见了。

上一篇:四合院特点以及内涵!
下一篇:娱乐休闲KTV中式店面装修前期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