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发扬中国四合院建筑文化

作者:东方晨光  发布时间:2014-07-03 10:02:39

四合院作为我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流传至今,并被人们尊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引得许多国外学者和建筑学家慕名而来,今天我们就从四合院布局、发展和北京四合院来了解一下。
 

四合院布局


       由于四合院四周是居住的房屋,中间是庭院,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居住空间,尤其从空中鸟瞰,颇似一 个盒子,被称为“中国的盒子”。 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安楼台百万家”在此“百万家”指的就是北京的四合院,遥想当年俯瞰雾蒙蒙的北京城,一座座四合院整齐的排列着,这种灰色波 浪是多么的壮观啊。北京四合院的出现与兴建开始于元代,元大都的修建采取“前朝后市”的形制对城市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在较大的街道之间存在着的即为胡 同,其各自宽度也进行了规定,要求大街宽24步,约合37.2米,胡同宽度为6步,约合9.3米,胡同之间的间距为50步,约合77米,是四合院基地的进 深。

四合院发展


       正是由于元大都规划的制约北京四合院开始出现。明清以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城市的形态体现出集天下之大成的特点,北京四合院在明清代以后成为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城市民居规范化的典型代表并对我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到民国则是北京四合院发展的巅峰时期。有人统计出当时北京四合院建筑面积 的比重占全市建筑总平方米数的十分之九,北京城的布局就是以四合院为主体建筑形式,围绕着一条南齐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达16里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的。

 四合院图片
 
       其实作为我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布局完备的四合院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四合院遗址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除了北京四合院,包括 山东、山西、河北、贵州等许多地方也都有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之所以称其为四合院的,是由于这种建筑“以正房、倒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 即四周是居住的房屋,中间是庭院,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居住空间。北京四合院作为我国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继承、融合并发展了众多四合式建筑的优点,体现了 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世界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规模不同大小悬殊,但都是由基本单元组成的,四合院的基本单位就是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个庭院,被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进 四合院也就是包含三个院落。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胡同而建,院子一般宽五丈,长八丈,位于街道的北面,坐北朝南。可以分为小四合院、中四合院和大四合院。中 四合院又被称为标准四合院,小四合院和大四合院都是在其基础上减少或增添各种建筑而形成的,因此我们首先来了解中四合院的建筑特点。

       中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 胡同而建,院子一般宽五丈,长八丈,位于街道的北面,坐北朝南。主要由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以高墙围绕四周形成四合,开 一个门。一般格局是北房正房三间耳房两间,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三正两耳”共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屋不算大门四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十七间。小四 合院只有东西南北房,由于没有二门以及后罩房、游廊,严格意义上并不能成为四合院,因此又被称为四合房。大四合院不仅是指四合院的院子大,宽敞,更主要的 是指其规模之大。扩大规模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横向发展,一个一个的四合院并排着,而内里互相连着;二是纵向发展,四进五进,甚至更多。

       北京四合院在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独具一格,同时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起初是北京人塑造四合院,而随后是四合院塑造北京人。四合院的建造,主要是在两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这一建筑,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与外界和谐的追求,同时又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具有自身独特的建筑特色,其中最鲜明的是它独特的空间布局。整体而言,北京四合院是由四周居住的房屋和中间的庭院以及将四合院紧密围绕起来的院 墙组成的闭合的建筑形式。北京四合院由内而外的空间布局,为居住者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个体空间,庭院既是来往交通的枢纽,同时提供了休息和做家务的共享空 间,这种对立统一的空间布局能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建筑布局深刻影响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北京四合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北京四合院,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封闭型的特点:四合院封闭的院墙,高大的院门,双扉紧闭的大门,还有外宅与内院的划分,无疑是中国封建文化封 闭保守的出现。院墙和大门隔开了人与外界的,给了居住者一种安全感,同时也阻碍了和外界的沟通;内外宅的划分,则是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尊卑的封建秩序。 四合院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一方面是人与世界的和谐,另一方面是人的保守与封闭,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称四合院是“中国的盒子”是很贴切的。 其次,四合院这一建筑形式受到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周易》体现的风水文化在四合院中体现出来。

       北京四合院的修建筑格局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比如四合院修建时强调“坐北朝南”,宅门开在宅院东南角"巽"位。之所以这样修建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南文化”有关,按照《周易·说卦》“圣人面南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振甫:《周振甫文集·第四卷》,

       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学对于“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有关。“‘坎’为正北,在‘五行’中属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水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属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同时这样建造也是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由于中国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可以更好的接受阳光,有利于人们居住。另一方面,与此外,厨房位置的安排、院门的尺寸、影壁的作用等也都和阴阳五行说有紧密的联系,受到其深刻影响。

       北京四合院中有一类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类四合院就是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四合院。这类四合院数量众多,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走进这些四合院某种程度上就是 回到历史,满目是当年曾经存在的物品,可惜无虽在,人已逝,后人只能在四合院中才能更直观的回顾起当年的尘封旧事,走入故居就是与宅子的主人们进行一次精 神的交流。 

       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一些文化名人的故居。鲁迅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表面看起来是个毫不起 眼的四合院,但因为是鲁迅的故居,故而吸引了大批人慕名而来。在这所小院中,鲁迅亲手种植在前院的丁香和后院的刺梅,依然生机蓬勃,春季到来,满目繁花, 芳香怡人。东面房屋现已被作为博物馆用于收藏有关鲁迅的文物、史料。北房的后边有间小屋,是后来接着原房屋建起来的,被鲁迅称为"绿林书屋",别人则叫它 “老虎尾巴”,鲁迅当年以笔为剑为唤醒沉睡的国民而振声呐喊,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写的。

老舍纪念馆

       如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故居,即现在的“老舍纪念馆”,又名“丹柿小院”,这是因为院中有两棵老舍亲手栽下了两棵柿树故而得名,老舍 的生命中的最后十六年,就是在这处四合院中度过的。这个小院是典型的二进三合院风格,大门坐西朝东,二门有一块五彩小木影壁,正房三间,其中西耳房是老舍 的卧室兼书房,他建国后的全部作品,如《龙须沟》、《茶馆》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鲁迅生活过的地方还有砖塔胡同和八道湾。八道湾胡同11号,曾经是多少青年人眼中的文学圣地,这里曾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氏兄弟”——鲁迅 和周作人的住所,后来发生的至今仍谜一般的兄弟反目事件更为其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当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这两位叱咤风云的文坛双璧变成陌路人 的,这可能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但是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当年兄弟二人生活过的房屋,聆听他人讲解那风云变幻的文坛逸事。八道湾11号,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房屋宽绰豁亮鲁迅自己住外院,周老太太和朱安住中院,里院最好的正房则是周作人一家和周建人一家分住。

        当年的八道湾,是众多学者名流、文学青年聚会访 问,探讨文学的地方,当时的名流如蔡元培、胡适、郁达夫、沈尹默、孙伏园等都曾来此欢聚。后来鲁迅搬出八道湾,这里成了周作人的苦雨庵,后来他走上附逆之 路,现在的八道湾,也许因为周作人后来不光彩的举动的原因,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院子内到处是堆积的杂物、垃圾,充满着的破败与凋零的景象。当年鲁迅笔下 的“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仍在默默的注视着这四合院的繁华兴衰,世事变幻。
上一篇:四合院构成要素-廊
下一篇:风水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