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在中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合院的雏形,一直到元明清时期才发展成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四合院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各地的民居也使用四合院。而四合院并不是只有北京有,但是为何提到四合院,所有人想到的都是北京四合院呢?
这点不难理解,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不同派别四合院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譬如山西、陕西一袋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院落,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多以东西长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这样看来,北京四合院就四个小盒子合围而成一个院落。而南方四合院与之相比就差异巨大了,基本上都是楼房建筑,且楼房并不独立,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主体,中间没有庭院,只有一个天井进行采光和通风。
建造四合院,当然不能觉得哪种样式好看就严格按照规制建造,其实各地四合院之所以差距巨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因此自建四合院的时候要因地制宜,能够结合当地环境设计出来的四合院才是最适合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