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北京城,房子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形式的,虽然合院的形式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保证宅院可以冬暖夏凉,但是在最寒冷的东西,还是需要做些取暖的措施的。那么过去没有暖气空调,住在四合院里面的人是如何取暖的呢?
首先,四合院本身就有一定的保暖性。北京四合院虽然是木质结构的,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另外,四合院的屋顶通常都是层层铺设的瓦片,也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
四合院房屋建筑的墙体内部,除砖砌还灌注灰浆,这样的墙体不但保温性能好,而且蓄热能力强,避免了建筑对外过度导热,使其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冬暖夏凉。
四合院的主要的取暖设施还有火炕。火炕是用土坯或砖砌而成,炕下有用砖砌成的烟道可以生火,生成的烟火顺烟道排出。火炕为在建筑内取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除了火炕之外还有火地,火地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在平地上向下挖出烟道,烟道上分设出若干出烟小孔到散热层从而达到取暖的效果。
火源不是煤,而是烧热的炭火,这样不仅热效率高,热气持久且没有烟尘,还省去了在室内占地安装烟囱。冬天将烧好的炭推进烟道,人在屋子里就像在暖炕上一样。
根据火炕和火地的原理,满族人还创造了火墙。火墙就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和火炕类似。比起火炕,火墙的供热对室内空间更加立体,而墙体的构造也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