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徽派四合院独具特色的马头墙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9 10:37:53

  徽派四合院是南方四合院的代表,它有着很多北方四合院不具备的特色,比如天井、马头墙等构件,以及四水归堂的文化。从外观上看,徽派四合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挨家挨户伫立于房顶侧面的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徽州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徽派四合院建筑之所以会创造马头墙,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

  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上一篇:四合院建筑的彩绘,旋子彩画的技法
下一篇:四合院大门下的门枕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