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时期开始,四合院就已经初步有了雏形。随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四合院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具体的布局方位却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小编理解,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分别是风水思想和气候环境。
四合院布局极为看重风水方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坎宅巽门的排布方式。按照五行八卦来说,正房位于正南方,这个地点属于坎位,而坎所代表的就是水。而四合院在过去是木质结构,所以将正房修建在坎位上意味着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方位,这里属于八卦上的巽位。巽代表着风,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另外,东边寓意紫气东来,南边属火寓意官运亨通,这都是非常吉利的。古人很迷信这些,所以方位就这么定下了。
再来说说气候环境问题。中国大部分处于季风气候区域,夏天吹来的是东南风,而冬天则是西北风。在夏天,东南风可以为宅院带来湿润且凉爽的空气。在冬天,凌冽的西北风被宅院后墙狠狠的挡住,可以减少冷空气的侵袭。这样的结果就是,四合院全年冬暖夏凉,十分事宜居住。
除了风的因素,四合院的方位还和地势有关。中国整体是西北高而东南低,所以四合院将大门建在东南角,也是为了方便排水。下雨之后,雨水顺着房檐留下,然后逐渐汇聚在房子的东南角,从这里流出宅院,再汇聚到一起排放到河流中,一切都是顺着地势走的。这样的方位设计,对于过去城市的排水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