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出现于三千多年前,从那时候起,建筑就采用木结构了。那么为何中国古建筑都要以木结构为主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来源
在中国古代,季风气候为树木的生长奠定了基础,而有巢氏第一次建房子就是用的木材。后来,古人也就因地取材,用木头建筑房子了。直到四合院出现之后,这种方式依旧没有改变。所以,四合院建筑才都会是木结构的。
2.文化取向
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五行中所代表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被中国人认为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台基)承载,由木(柱子、梁架)环绕的空间中的。
3.建筑理念
古代中国人对于建筑既不求坚固久远,也不简单地将建筑外形的美观作为一个目标。中国人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房子,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栖息的。因此,建筑的规模就不需要太高、太大。既然不需要太高、太大,则用木结构建造的单层或二层,规模适度的厅堂殿阁,就是最好的建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