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廷到普通四合院民居,建筑样式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样式,就比如今天要说的屋顶。宫廷的屋顶样式多种多样,但整体级别一定是远远高于普通民居的。而普通民居,则是千篇一律的硬山顶和歇山顶等。下面,就从高到低来说说这些屋顶的等级。
1.重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
2.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3.单檐庑殿顶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
4.单檐歇山顶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5.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6.硬山顶
硬山顶五脊二坡,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
7.攒尖顶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
8.盝顶
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
9.卷棚顶
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