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平民百姓建四合院用的都是硬山顶,少部分用悬山顶,完全没有使用歇山顶的,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歇山顶比起硬山顶,工艺更加复杂,且等级较高,普通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使用这种房顶的。
歇山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但对构成这种外形的内部构件却有很多的处理方式,因而形成了多种构造形式。这些不同的构造与建筑本身的柱网分布有直接关系,也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及檩架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歇山建筑屋顶四面出檐,其中,前后檐檐椽的后尾搭在前后屋檐的下金檩上,两山面檐椽的后尾则搭置在山面的一个既非梁又非檩的特殊构件上,这个只有歇山建筑才有的特殊构建叫做“踩步金”,明代歇山建筑中,踩步金多以桁檩的形式出现,称“踩步檩”,踩步金是一个正身似梁,两端似檩的构建,位于山面下金檩的平面位置,踩步金外一侧剔槽椽窝以搭置山面檐椽,梁身上安装瓜柱或坨墩承接上面的梁架,它的长度,相对于它的正身部位梁架的长。歇山建筑的踩步金兼顾有梁架和檩条双重作用的特殊构件,是歇山建筑山面最主要的构件之一。
歇山顶还有特殊变化,那就是重檐歇山顶,这样的屋顶样式只有在皇家建筑中有所体现,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使用。而硬山顶因为其简单和普适性,成为了四合院首选屋顶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