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人口中,关于四合院设计的“讲究”有很多,如进院不喜欢倒下台阶、院内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等,这些“讲究”体现了老北京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虽然也有相当的历史局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力求营造适合生存的环境。
“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这些基本方法的衍生和运用,是四合院“讲究”的认识根源。“面南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周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受这一思想影响,所以正经的四合院也讲究坐北朝南。
细究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受地理影响,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阳光大多从南面照射下来,“面南”可以保证冬季阳光最大限度地照射进正房,夏天也可以利用房檐遮挡阳光,从而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至于采用“八卦七政大游年”的方法来选择门的位置,并调整各房吉凶,则属于民间为适应上述大原则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四合院设计四周建房、中间为空地的建筑格局,与“天圆地方”的学说有关,并体现了“五行”理论。在四合院的布局上,院门、厕所和厨房的安排,都与方位有关。
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其院门一定会开在院子东南角。这里在八卦中位于巽位。巽位为通风之处,可以通天地之元气。另外,中国的传统建筑还格外重视排水,在地势上往往西北高,东南低,将门开在东南角,正好有利于排水。
按照风水理论,厨房要体现“坐煞向生”的方位,即“灶座宜坐煞方,火门宜向宅主本人命之生、天、延三吉方”。所以四合院中的厨房最好安排在东房的南面一间,或北面的房间,或干脆设在院子的东北角。
四合院设计中的厕所往往被安排在院子西南角,或是外院的西小跨院、里院西南角、走廊拐角等处。总之,一定要在房屋的次要位置。且不要正对房门,不要处于风口,也不要正对后门。院中的西南角正处于八卦中的煞位。在此设厕所,可以算是以恶治恶的办法。
四合院设计的大门不仅体现出礼制的要求,在尺寸、样式,甚至颜色上要与院主身份相适,而且还要与风水的要求相关联。门的作用犹如人的气管和咽喉,目的之一在于通气,沟通天地造化。古人发明了鲁班尺, 作为裁定院门大小的标准。鲁班尺又叫门光尺、八字尺,尺上有八寸——财、病、离、义、官、劫、害、吉。老北京人认为,依照尺上的吉寸造门,就会吉祥如意,光宗耀祖。
四合院不仅正面开门围成院落,而且这些房子还要讲究坐势、朝案、向道,以符合“气”的活动规律。“凡属以天井为财禄,则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润狭得中,聚财。前屋不高不矮,宾主相称,获福。”(《阳宅撮要》卷一)这使后屋比前屋高,成主从之势,利于采光,又使后面房屋视线不受阻,同时,两侧厢房为护卫,中设天井,错落有致。
进门处的影壁除用于遮挡视线外,其功用也与气流有关。四合院的设计既要保证气的流动,又不能让气流直来直去。影壁的设计有利于气的内敛,让气呈S形绕过,使其不散。
就正房来说,东南方向为气产生的方位,正是安放卧床的地方,《阳宅撮要》上说:“安床之法,以房门为主。坐煞向生,自然发财,生子。”“床怕房门相冲,以一屏风抵之乃佳。”另外,还要避免梳妆镜或衣柜镜正对着床,因为镜子的反射容易造成人体中气的分散。
为了辟邪,书房墙上往往要斜挂宝剑,称“壁(避)斜(邪)”。箫也有利于辟邪。房中挂箫不仅显得文雅,而且与“消”谐音,有消灾的意思。这些理论虽然略显牵强,但是满足了人们的求吉心理。此外,颜色在环境设计上也有许多“讲究”,且更具有等级的象征意义。红柱绿树、灰墙灰瓦构成的和谐之色,也确能给人带来悦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