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最开始是元代开始规划的,经历明清两代之后,才逐渐成为了北京城主流的建筑样式。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四合院显著减少了,但仍旧有很多四合院留存了下来,其中有几座十分豪华,是王爷才可以居住的四合院。
1.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在北京最著名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恭王府是我国保存非常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2.礼王府
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明代是崇祯皇帝的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关进驻北京之后,此府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嫡次子爱新觉罗·代善所有,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因此该府邸为礼亲王府。嘉庆十二年府毁于火,由当时的礼亲王昭连集资于原址重建,即现存之邸。礼亲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30公顷,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一座北京顶级四合院建筑群。
3.醇王府
醇王府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清代规模较为庞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成哲亲王永瑆的宅邸,直至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醇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