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翼角,四合院房屋上的翅膀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23 10:11:25

  翼角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部分,因向上翘起,舒展如鸟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顶相邻两坡屋檐之间。四合院设计中,如果在建筑上做出翼角,整个房子都会显得灵动起来。

  《诗经》就有“如晕斯飞”的句子赞美建筑物,可知西周大屋顶已引人注目,但不知有无翼角。出土的战国铜屋、铜阙和铜器上镂刻的建筑图象都是直屋面和挑出很远的直屋檐,无翼角。现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现在东汉石阙上,檐口是直的,在45°线上有斜置的角梁。

  角椽的排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角椽同正身椽平行,愈至角则椽愈短,椽尾插入梁侧;一种是角椽逐根加大斜度,向角梁倾斜,如鸟翼上的羽毛,椽尾也插入角梁侧,椽长虽也逐根缩短,由于倾斜,所以长度大于前一种。这两种做法沿用到唐代,翼角的具体形象最早见于南北朝石刻中。最早的实物是五台县南禅寺大殿的翼角,它的角椽排列方法属于第二种。

  最常见的翼角做法,北方是清代官式做法,南方是主要流传于江浙地区的发戗做法。

  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起翘一般为自正身椽上皮到最末一根角椽上皮升高四椽径,出翘为角梁外端的正投影长出正身椽三椽径,工匠术语称之为"冲三翘四"。

  南方的水戗发戗,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这样屋檐至角处就出现平缓的上翘(清代称为“起翘”)。

上一篇:四合院建筑中,什么是面宽与进深?什么是柱高与柱径?
下一篇:经典庭院式建筑-四合院